如果AI写作胜过作家,人类创造力会否被取代?

zhq 2025-06-06 阅读:216 评论:0
近日,“90后”作家刘楚昕凭借小说《泥潭》荣获漓江文学奖虚构类奖项。在领奖时,他哽咽着讲述了病故女友曾给予他的支持。台下观众无不动容。刘楚昕的创作深植于人类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之中,这与人工智能(AI)基于算法、缺乏情感波动的内容生成形成鲜明对...

近日,“90后”作家刘楚昕凭借小说《泥潭》荣获漓江文学奖虚构类奖项。在领奖时,他哽咽着讲述了病故女友曾给予他的支持。台下观众无不动容。

刘楚昕的创作深植于人类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之中,这与人工智能(AI)基于算法、缺乏情感波动的内容生成形成鲜明对比。尽管AI无法体验人类的喜怒哀乐,但随着技术进步,AI在写作、创造与想象力领域逐渐对人类构成挑战。对于人类作者而言,由此而生的问题是:如果AI写作胜过作家,人类的创造力会否被取代?

用户在DeepSeek手机客户端上提问(2025年2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就在刘楚昕发表演讲的一个月前,科幻作家、《三体》系列小说作者刘慈欣在一次与多位作家的对谈中分享了AI写作能力迅速提升带给他的心灵冲击。

刘慈欣坦言,自己写作冲动已不如年轻时强烈,创作中时常陷入瓶颈,唯有不断努力和思考。他曾将自己一部长篇小说的其中一章交给大语言模型DeepSeek续写,结果令他震惊。

“看完以后我真是不愿意承认,但却不得不承认它写得真比我好。”刘慈欣说,“我感觉有一种巨大的失落。”

“写作最大的乐趣,就是我在创造一个由我的科幻创意延伸出来的世界、故事。”在刘慈欣看来,当AI写作开始赶超人类,人类写作的意义就会发生变化。“作者在精神上的身份会完全改变,我们不再是那种至高无上的创造者,可能不知道变成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了。”

刘慈欣并非唯一感受到AI冲击的创作者。围绕AI是否将取代人类创造力的问题,在中国文学和艺术界正展开广泛讨论。

2025年5月,观众在文博会腾讯展台了解AI产品。新华社记者 肖恩楠 摄

科幻作家韩松认为,AI可以作为人类创作的“合作伙伴”。“AI汇聚了丰富的知识,可以启发思路、提供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但人类创造力中有一些元素——独特的生活经历,无意识和顿悟,以及非理性和不确定性——是AI尚不具备的。”

在他看来,创造力与人类的意识和情感波动密切相关——这一点没有完全在计算机领域得到解决,所以目前看人的创造力很难被AI打败。他解释道:“AI的运作局限于算法能够穷尽的范围,但创造力往往源于人类意识中神秘的运作机制。”

韩松认为,通过人机合作,AI能够扩展科幻创作的边界。“AI可以分析海量数据,发现人类可能需要多年才能发现的联系。它能够生成开创性的想法,带来全新的解决方案。”

2025年3月27日,在北京首钢园的沉浸式科幻空间展厅,参观者戴上头显装置,体验星际奇航旅程体验项目。新华社记者 魏梦佳 摄

然而,也有创作者对此有着更深的疑虑。

导演、编剧俞白眉指出,AI正在全面“覆盖”文化创作领域,其发展速度远超预期。他表示,AI不仅能模仿人类创作的模式,还可能最终突破人类想象的上限。

“AI可以通过算法解析、模拟、重构人类作品中我们自己都未必察觉的规律。”俞白眉说,“这种能力一旦成熟,可能让我们在艺术领域里变得无所作为。”

他将AI比作“尚不会说话的魔童”,潜力巨大。“今天我们认为人类的情感复杂、无法公式化,但AI的发展表明,这种复杂背后可能也存在数学规律,我们只是尚未具备足够的能力去理解它。”

也有人持更为中性的看法,认为正如摄影、电影和数字媒体的诞生并未终结传统艺术,AI的到来也不会抹杀人类创造力的价值,反而可能推动其向未知领域演进。

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随着AI能力持续增强,创作者们正面临新的挑战——在人与AI共存的时代,人们必须重新定义人的创造力所扮演的角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记者|赵阳戈 一家“接地气”的公司将要亮相联交所。近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披露招股说明书,拟登陆联交所,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来源:联交所遇见小面成立已11年,开店增至380家,2024年卖出了11亿元的营业额。盈利方面,虽说在2022年因疫情录得亏损,但2023年实现扭亏,2024年有逾6000万元的净利润。 据了解,遇见小面还将继续扩张,2025年、2026年及2027年,计划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海外分別新开设约...
  •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上述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免签圈”扩容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的利好发展。当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平台上入境游订单量比去年增长接近翻倍。新增的五国入境游潜力巨大,今年以来阿根廷入境游...
  •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领域迎来一波强劲复苏,但在近期市场调整中也出现了波动。不过,创新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显著。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认为,类似于DeepSeek,未来市场会更加认知到中国创新药从追赶到超越的实力。   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来临之际,基金经理...
  •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了解,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将于5月19日开幕,台湾地区方面迄今没有收到与会邀请。中国政府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表示,在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即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这也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世界卫生大会25.1号决议确认的根本原则。中国台湾地区在未经中央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世卫大会。台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导致台湾地区参加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周四表示,美国可能进入供应冲击更频繁、通胀更不稳定的时期,这需要央行采取更透明的沟通方式。   鲍威尔在启动对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五年一次的评估时发表了上述言论。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公众更广泛地理解经济普遍面临的不确定性,” 鲍威尔在华盛顿的演讲中表示,并预测 “...
标签列表